品种大战喧嚣中,谁在倾听“抗得住”的无声呐喊?

   日期:2025-08-21     浏览:12314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引言是一场什么样的测产观摩会,竟吸引黄淮海地区600多位经销商烈日下齐聚山东肥城?

引言

是一场什么样的测产观摩会,竟吸引黄淮海地区600多位经销商烈日下齐聚山东肥城?

在2025年异常高温干旱的肆虐下,依然青枝绿叶、籽粒饱满的已实属不易;更为惊喜的是现场实地测出的产量——亩产1127.25公斤。

这是个怎样的品种?

它在极端气候中经受住了考验,也再次叩响了种业的核心命题:在多变的气候与复杂的种植环境下,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好品种”?

01

农户之痛:

从“高产迷梦”到“稳产刚需”

“以前老百姓张嘴就要高产,现在不一样了。”一位在河南跑了十五年销售的种业老兵感慨。他见过太多惨痛的教训:一场突如其来的锈病,一次持续的高温热浪,或是一场风雨后的倒伏,就能让寄予厚望的“高产”化为泡影,让农民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。

抗性,已成为当下农民心中“好”的第一道门槛。 “种一年地,首先得保证我基本收益不赔本吧?”这种朴素的诉求,在经历近年极端天气频发后愈发强烈。一位山东经销商直言不讳:“痛点?就是选个好品种,还得让我能挣钱!农民经不起高风险,大面积倒伏、青枯病造成的致命减产,谁也扛不住。”稳产保收,比虚无缥缈的“超高产”承诺更实在。

痛点远不止于此。土地流转加速,包地大户崛起,粗放式管理成为普遍现实。“播种稀的稀,稠的稠。”一位资深经销商道出无奈。农民渴望的是“能扛得住粗放管理”的品种——耐密植也耐稀植,少打药少操心,最好还能省工省时。更有甚者,当田间出现问题,无论是否种子本身之过,农民往往第一个归咎于“种子不好”。“一句话,品种抗不抗高温?抗不抗病?”这近乎成了农户购种时的灵魂拷问。

02

育种家的尺:高产稳产

的基石是「多抗广适」

在玉米育种权威专家、京科857育成人赵久然研究员看来,衡量一个好品种的核心标准始终是高产稳产。但实现这一目标,在当今环境下变得无比艰难。“必须要有多种抗性和广泛适应性做保障,这是个系统工程。”他点出育种面临的严峻挑战:几十种病害、高温热害、阴雨寡照、干旱、盐碱……逆境叠加,防不胜防。

赵久然团队为“好品种”绘制了清晰的基因图谱:

抗性是底线: 尤其对黄淮海夏播区堪称“一票否决”的南方锈病、茎腐病、穗粒腐病,必须达到中抗甚至高抗。

广适是保障: 仅在试验田表现好远远不够。品种必须在不同年份、不同区域(春播区与夏播区)、不同种植模式下经受反复验证,证明其强大的适应能力。

易制种是基础: 母本需丰产,父本需强抗性与适应性,制种产量高才能保障市场

“没有十全十美的品种”,赵久然坦言育种之难。但通过“高大严”(高密度、大群体、严选择)的万里挑一过程,目标始终清晰:培育出能在粗放管理、投入有限条件下,依然实现高产稳产、为农民带来实在收益的品种。京科857亩产2000斤左右的田间表现,正是这一理念的鲜活注脚。

03

经销商眼里的硬通货

常年扎根一线的经销商们,是连接品种与农户最直接的桥梁。他们对“好品种”的评判标准,既务实又犀利:

“优点明显,缺点不致命”——这是多位经销商达成的共识。好品种无需处处满分,但关键抗性必须过硬,不能有导致绝收的“死穴”。

综合抗性是王道。“抗倒伏、耐高温不花粒(秃尖缺粒)、抗锈病、抗青枯、抗穗腐。”一位经销商掰着手指数出五大刚需。2024年涝灾、2025年旱灾的洗礼,让“抗旱耐涝稳产”成为新的热门标签。

经销商们更格外看重田间表现的“稳”。株高整齐、棒子均匀,“里外一样,没有边行优势”、叶色浓绿、茎秆粗壮、青枝绿叶活秆成熟,这些直观特征最能打动农民的心。正如一位经销商评价京科857:“稀了能长大棒,密了不空秆不花粒,这就是老百姓最想选的。”

他们更深知农民的管理现状,好品种必须“皮实”——对播种密度不敏感,对水肥要求不过分苛刻,能扛住常见的粗放操作。而经销商自身的角色也在进化:从单纯卖种子,转向提供“种药肥一体化”的全程解决方案,帮助农民真正把好品种的潜力“种出来”。

04

种业公司:还有比卖种子

更重要的业务吗?

兆育种业集团副总裁焦向杰在大会上的宣言掷地有声:“京大棒京科857,敢与任何品种比产量!”这份底气的背后,是对品种多抗广适特性的绝对信心,更是对行业痛点深刻理解后的战略转型。

随着市场与行业的发展,种业正重新定位其核心价值。

首先是严把关,做减法。不再追求品种数量上的“海量”,而是聚焦于筛选和推广像京科857这样经过极端气候验证、综合抗性突出的“硬核”品种,为农民规避种植风险。

其次是利润共享,价值回归。焦总提出的快乐本质就是利他和共赢,对于经销商来说,给其合理利润空间,成就其自身品牌,从而带动其所在区域产业;对于分销商来说,能将安全可靠的品种放心无忧地推广,造福一方百姓;对于种植户来说,就是让他们得以种植优质品种、创高产高收益、端牢自己饭碗;而对于兆育集团来说,不断精进产品研发,为上述产业链提供解决方案,实现保障粮食安全的使命。

与此同时,服务升级,“种技”结合。深刻认识到“良种需配良法”。兆育种业集团正构建专业服务体系:为包地大户制定从种到收专业种植方案。正如一位从农药转型做种子的经销商所实践的:建立整合性平台,为农户提供“一站式”的种子、农药、肥料和技术服务,解决其“到处乱选”的迷茫。

05

在农民的地里「活」出来

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品种?答案不在华丽的宣传册上,不在孤芳自赏的试验田里,而在广袤田野的实战考验中,在农民丰收的笑脸上。

是在苗期低温、灌浆期持续高温干旱、成熟期降雨的“三重暴击”后,它依然挺拔不倒、果穗饱满,亩产破新高;是当经销商走进田间,看到旁边地块倒伏严重、病害缠身,而它“一点病害也没有,叶子干干净净”......

好品种的价值,已无需多言。它用“抗得住”的坚韧和“产得出”的实力,在极端气候频发的时代,为农民筑起了稳产增收的最可靠防线。 它印证了赵久然研究员的判断:多抗广适,是育种的永恒核心;高产稳产,是好品种的终极使命。

品种“大战”的硝烟中,行业缺的不是天花乱坠的概念,而是能真正沉下心来,以解决农民痛点为核心,以多抗广适为基石,并配以全链条服务支撑的“硬核”产品与务实行动。兆育种业与京科857的故事,正为这场“好品种”的重新定义,写下自己的样本。千万亩级大单品的征途,始于对“一粒好种子”本质的深刻洞察与不懈追求。


 
打赏
 
相关内容来自互联网或个人,并不代表本网观点,如有雷同或侵权行为,请及时通知我们(55130681@qq.com),以便我们进行相关整改修正。
 
更多>同类种业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种业
点击排行
WAP 手机版 首页 反馈